比特币是金融产品吗?

比特币是不是金融产品是存在争议的,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机构,给它的定义不同。

在2013年12月5日,我国央行发布《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》中,将比特币定义为一种虚拟商品,而不是金融产品,也不是货币。

假如比特币不是定义为金融产品,那么它就没有金融逻辑,有的仅仅是商品逻辑。

商品的逻辑是什么?物以稀为贵,以及相应的资源消耗。

比特币不产生现金流

股票对应的是企业,而企业总体是要赚钱的,赚的钱分给投资者,那么说明股票本身是带来现金流的。

所以,投资股市的逻辑很简单,只要长期持有就能产生资产增益——大盘总是震荡上行的。

不管中国还是美国,只要不是买在牛市的高估时,那么买入宽指基金之后,你长期持有就可以获得8%及以上的收益。比如美国过去近40年,美国的通胀率为3.3%,投资股市靠涨价可以获得该收益;平均经济增长为2.6%;每年股息率约2%;再加上估值水平每年提升2%,那么美国股市长期收益就高达10%。而我国各项指标都高,更不用说了。

股市的金融逻辑就是这么简单,但是比特币呢?它不产生现金流,如同黄金白银,不具有金融特性,更像是大宗商品——价格的涨跌源自于供需。

商品的逻辑是物以稀为贵,比特币可以完美地体现它的稀缺性——总量被限制在2100万,记账奖励大概每4年锐减一半,然而,资源的消耗却是成倍增加。

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源自于资源的消耗

比如你发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,用来种玉米,由于土地肥沃,不用施肥,玉米就能长得很好,那么玉米你就可以卖得很便宜,远远低于市场价,因为你付出的成本很低。

而随着不断地种玉米,土地开始变得贫瘠,玉米的产量在锐减。若你想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,你必须给土地施肥,而土地施肥会增加你的成本,从而抬高你卖玉米的价格。

同理,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来自于资源的消耗——挖矿。

假设比特币交易市场价格为3万美元一枚,使用矿机挖到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只需要2万美元。那么请问,你是投资者,你是选择去挖矿呢?还是去交易所买比特币呢?

比特币市场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3万美元一枚,那么也就意味着挖矿成本也维持在3万美元,这是由资源消耗推上去的,而不是什么金融逻辑。

比特币是一种庞氏骗局

说比特币是一种庞氏骗局,其实并不为过。比特币制定了相应的规则,让人们在规则中去玩游戏,不断地消耗资源,而人们也玩得津津有味。

你玩游戏打怪升级,何尝不是游戏公司创造的一种类同比特币的规则呢?

你想升级必然要消耗资源,包括你的时间和精力,以及电费设备等,而升级只是游戏公司给你的头衔,在非游戏玩家看来不具备有任何价值,但游戏玩家却会给她很高的估值,比如装备和账号买卖等等交易。

比特币就是中本聪创造的虚拟商品游戏,跟网络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处——在非玩家看来一文不值,在玩家看来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。